“納米電纜”粗細僅頭發(fā)絲千分之四 (2005-03-21)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968
晶體管是重要電子器件,其尺寸每18月縮小兩倍,如今有100多納米,到2010年時僅為幾十納米。用什么來連接這種超高密度集成線路的元件呢?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等研制出的納米電纜,只有頭發(fā)絲的千分之四粗,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途徑。
俞書宏等研制的納米電纜放大近萬倍后才有普通電纜一般粗細。它由內芯和外殼組成,內芯是銀,外層包有絕緣體。納米電纜以往合成往往需要高溫、激光、碳熱還原等極其苛刻的條件,中國科大在低溫化學合成方面獲得新進展,運用的是經(jīng)濟、溫和、操作簡便的溶液合成方法。美國化學會的一位專家高度贊揚道,它真正為合成納米電纜結構材料提供了一條有前途的合成途徑。
“我們已經(jīng)能做出銀的、銅的內芯,其他材料的實驗正在進行之中。我們還能任意調節(jié)納米電纜的內芯和外殼的尺寸,從而調控其性能?!庇峤淌诟嬖V記者說,“我們將建立起自己的納米微加工操作平臺,以便能夠自如地拉直、彎曲納米電纜,將之剪成連接元件所需要的長度?!?
據(jù)悉,納米電纜除可用于高密度集成元件的連接,是“血管機器人”構成元素外,還極有可能為下一代光導纖維的產(chǎn)生奠定基礎。目前,中國科大的專家們正積極探索納米電纜導電性能與普通電纜有何不同這一課題。